描寫「大放厥辭」的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柳宗元與劉禹錫主張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他在官場上屢屢失意。但文學成就很高。散文說理透徹,山水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他死后,韓愈寫《祭柳子厚文》稱贊他:“玉佩瓊琚,大放厥詞。”...
成語故事“南州冠冕”
三國時期,襄陽地區大名士龐德公的侄兒龐統很有才學。龐德公介紹他去好友司馬徽那里。司馬徽發現這個18歲的青年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見解也相當獨特,不落俗套,稱贊他是南方士人中的第一人。龐統后來成為劉備的重要謀士...
「商羊鼓舞」成語故事的俄語翻譯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種獨腳的鳥飛到宮殿上方,停在大殿前,單腳起跳,跳得很歡。齊侯覺得十分奇怪,因為沒有見過,就派聘魯去問孔子??鬃痈嬖V他這種鳥叫商羊,像兒童玩單腳跳,邊跳邊展翅舞動,表示天將下暴雨...
與「廬山面目」相似的成語故事
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它三面臨江,山勢十分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蘇軾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比喻“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成語故事
東晉時期,前秦國王苻堅企圖消滅東晉,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石為征討大都督,分兵三路夾擊秦軍。苻堅登上壽陽城,看見晉君陣容整齊有些畏懼。晉軍用計圍攻苻堅的秦軍,秦軍大敗,在潰逃的過程中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陰影,都以為是追兵...
「暗度陳倉」的成語故事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成功戰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敗,群雄并起,紛紛反秦。劉邦的部隊首先進入關中,攻進咸陽。勢力強大的項羽進入關中后,逼迫劉邦退出關中。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劉邦此次脫險后,只得率部退駐漢中。為了麻...
「飄茵落溷」成語故事的俄語翻譯
南朝梁代時期,子良與無神論者范縝在一起談人生富貴之事,問富貴與因果的關系。范縝回答說:“人生就同一樹花,雖然同處于一根樹枝上,突然刮起了大風,花瓣有隨風飄到富貴人家的座墊上,也有飄到人家廁所里的,因果在起作用?!?..
「師出無名」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楚漢相爭時,劉邦趁項羽北上攻打齊王田榮時從陜西臨晉渡過黃河收服了魏王豹,接著占領洛陽城,新城縣董公建議他找一個兵出有名的理由,說項羽當年殺害義帝,舉哀三天,各路諸侯紛紛響應劉邦。劉邦一舉攻下楚國的都城彭城...
「拔十失五」相關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的名士龐統年輕時,為人樸質,一直沒有人賞識他。但他的叔父大名士龐德公對他卻十分看重,認為他不同尋常。當時,潁川人司馬徽有善于鑒別人品的名聲,龐統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采桑,于是龐統就坐在樹下,跟他談起來。兩人越談越投...
描寫「盡入彀中」的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別重視選拔人才,設立御史府,每年都取進士補充國家的人才庫。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視察御史府,看到許多新考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