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歡離合」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宋朝時期,蘇軾、蘇轍兄弟情深,同時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宦海茫茫,身不由己,兄弟聚少離多,有一年中秋節,蘇軾感慨六年沒見到蘇轍了,便作詩《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陽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代人捉刀」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三國時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在會見匈奴的使者時,為了顯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讓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裝成他接見,自己則扮成武士提著刀站在床頭。會見完畢就命間諜問匈奴使者對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說床頭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比喻“子虛烏有”的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深得漢武帝的喜愛。《子虛賦》講楚王派子虛去訪問齊王。齊王率全國游獵能手陪同子虛外出打獵。子虛竭力向陪同的烏有先生吹噓楚王的游獵盛況,故意貶低齊王。烏有先生立即替齊王辯駁,向子虛發難...
「樂此不倦」成語故事
東漢光武帝劉秀當上皇帝后,知道百姓不愿意看到戰爭,就命令全國不準談論戰爭,他勤于治理朝政,經常與大臣談論治國方略,每天均是深夜才睡覺,太子不忍他如此操勞,他則說他自己樂于這樣做,并不感到疲勞...
“暗室不欺”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衛國賢臣蘧伯玉一貫遵守朝中禮制,夜間乘車經過衛靈公的宮殿前,按照朝中禮制得下馬車步行。他從來就不因夜晚沒人看見而不遵守宮廷禮節,衛靈公因此十分器重他,并經常在朝會上夸他暗室不欺...
「揮戈回日」成語故事
傳說周武王率領諸侯討伐殷紂王,旌旗飄揚,殺聲四起,戰斗非常激烈,周武王的部下魯陽公愈戰愈勇,敵人望風披靡,眼看天色已晚,魯陽公舉起長戈向日揮舞,吼聲如雷,太陽又倒退三個星座,恢復了光明,終于全殲了敵軍...
成語「牛鬼蛇神」的故事
唐朝時期,多才而短命的詩人李賀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例如“雄雞一唱天下白”、“黑云壓城城欲摧”等名句,至今被人傳誦,詩人杜牧還專門給他寫《李賀詩序》,評價他的詩為:“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成語“扣槃捫燭”的典故“扣槃捫燭”成語故事
古時一個天生是瞎子的人問別人太陽是什么樣的,人家告訴他太陽像銅盤,瞎子回家發現銅盤是可以敲響的,就把人家敲鐘的聲音誤以為是太陽,周圍的人笑著告訴他太陽是沒有聲音而像蠟燭一樣有熱量,他回家把蠟燭當成了太陽...
成語“韓陵片石”的典故“韓陵片石”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庾信從南朝到北方,文士很多看不起他。庾信把《枯樹賦》給他們看,自后沒有人敢說什么。庾信也是根據溫子升的《韓陵山寺碑》一文寫的。后來南方人問庾信北方的文士水平怎樣?庾信說只有韓陵片石的溫子升可相提并論...
比喻“巾幗英雄”的成語故事
在三國紛爭的時代,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出祁山,攻打魏國。魏軍統領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于渭南。由于看到諸葛亮遠道而來,利于急戰,所以司馬懿采取了相持戰術。蜀軍多次挑戰,屢次辱罵,司馬懿都不肯出戰。諸葛亮深知,如果這樣相持下去對蜀軍是極為不利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