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傾國傾城」相似的成語故事
漢武帝時音樂家李延年詩“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聞此曲后,遂納納其妹為妃,即史上所稱的“李夫人”。 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很受武帝寵愛,后因病重...
描寫「白璧三獻」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珠寶匠卞和從山中發現一塊璞玉原料,興高采烈跑到宮里去進獻給楚厲王,楚厲王認為這根本就是石頭,就命人砍了他的左腳;進獻給楚武王,楚武王也同樣砍了他的右腳。只有楚文王識貨,命人加工成為有名的和氏璧...
「霜露之疾」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西漢時期,丞相公孫弘出身牧人家庭,40歲才去讀書,很快就被漢武帝拜為丞相,他辦事認真,得罪了一些權貴,加上他出身低微,經常被人看不起。他推說自己有病要辭職,漢武帝看出他只不過是霜露之疾罷了,挽留他繼續干下去...
「曠日持久」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名叫榮口(口為上分下蟲,音fen)的人,被燕國封為高陽君,并派他為統帥,帶領軍隊攻打趙國(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一帶)。榮fen很會打仗,趙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國相趙勝想出一個辦法,說道:“齊國的名將田...
比喻“黑白混淆”的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太尉楊震為人正直,廉潔奉公,聲望很高,被人稱為“關西孔子”。漢安帝的乳母王圣和中常侍樊豐貪侈驕橫,大興土木,浪費驚人。楊震十分痛恨這種奢侈浪費的做法就上奏疏道:“如今白黑混淆,清濁不分,人們紛紛指責這種貪污風氣?!?..
成語故事:「碧血丹心」
周朝時期,劉文公的大夫萇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氣。他因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權貴,蒙冤被周人殺害,傳說他被殺的當時,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這些干血塊全都化為碧玉...
「立錐之地」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劉邦被項羽打敗,就向謀士酈食其討教。酈生給劉邦出主意分封六國那些無立錐之地的后人,討取民心就可以戰勝項羽。張良堅決反對酈生的這種做法,認為劉邦天下都還沒得到,分封他們,他們就各自為政,沒人幫他打天下了...
「版筑飯?!钩烧Z故事的俄語翻譯
殷代武丁上臺后遭遇連年災荒,他在夢中受到啟發,找到傅巖修筑大墻的傅說,任命他為國相,殷國從此大治。春秋時期,齊桓公為了迎接周天子派來的使臣,在城門遇到正在喂牛的寧戚,覺得他有奇才,于是拜他為相國...
描寫「河伯為患」的成語故事
《抱樸子》里記載一個傳說,曾經有個叫做馮夷的人,因為渡河的時候不小心淹死了,所以天帝就封他為河伯。但是,在戰國魏文候的時候,發生過和河伯有關的故事。 西門豹是當時魏國的鄴縣縣令。他一到鄴縣上任,就調查清楚地方上的三老和廷掾一起勾結了...
成語故事:「蹇人上天」
王莽末年,天下大亂,隗囂少年時生病腳跛,他的野心不小,在天水起兵反王莽,后來屯據陜甘一帶,他想稱帝,被東漢光武帝劉秀率軍殲滅。在他稱帝前,天水一帶流傳童謠:“出吳門,望緹群。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