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說象」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古代佛經里講到有幾個盲人去摸大象,一個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說大象像棍子,一個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說大象像扇子,一個摸到大象的尾巴說像繩子。因為他們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沒有看到大象的整體形象...
成語故事:不合時宜
漢哀帝劉欣是漢成帝的養子,二十歲即位做了皇帝,定年號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經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親丁太后得病去世。擔任“黃門待詔”的顧問官夏賀良向漢哀帝上奏說: “漢朝的歷法已經衰落,應當重新接受天命。成帝當時沒有順應天命...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的成語故事
唐朝詩人李白從25歲開始游學各地,寫下不少膾炙人口詩篇。但30多歲還沒有入仕,他聽說荊州長史韓朝宗特別喜歡舉薦人才,就寫《與韓荊州書》:“我聽人說‘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一旦被你引薦,那么就會像鯉魚一登龍門身價十倍?!?..
“振臂一呼”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李陵率5000步兵進攻匈奴,把匈奴3萬人打敗。單于只好下令撤退,不久他集結8萬騎兵進攻漢軍,把漢軍圍得水泄不通,李陵振臂一呼,漢軍不論傷病都英勇殺敵,但因寡不敵眾,終于經過兩天拼殺,李陵兵敗被俘...
「走馬觀花」相關的成語故事
唐朝詩人孟郊年輕時隱居嵩山,過著清貧閑淡的生活,在母親的鼓勵下,他多次進京趕考沒有考中,直到41歲時才考取進士,他寫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心情...
「反復推敲」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詩人賈島因考試不中就去當和尚,法名無本。他愛好作詩,作詩時十分認真。一次得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便去請教韓愈,韓愈建議他用“僧敲月下門”,韓愈被賈島的這種嚴謹治學所感動...
「東涂西抹」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唐朝時期,才華出眾的薛逢參加科舉取中為官,但始終沒有被提拔,還是窮困潦倒。一次他騎馬上朝,碰巧遇到劉新科進士放榜,那些新貴在馬上不可一世就是不讓道。薛逢笑著說:“報道莫貧相!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涂西抹來?!?..
「五谷不分」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經歷衛、陳、蔡等國的碰壁后,從葉邑出來迷了路,子路前去問路,回來后發現不見了孔子,就問地里耕種的農夫,農夫說:“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子路發現遇到德高的隱者,只好自己尋找...
成語故事「同舟共濟」形容什么意思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經?;ハ啻蛘?。兩國的人民也都將對方視為仇人。有一次,兩國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剛開的時候,他們在船上互相瞪著對方,一副要打架的樣子。但是船開到河中央的時候,突然遇到了大風雨,眼見船就要翻了,為了保住性命,他們顧不得...
“野人獻曝”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宋國有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農夫,由于家貧終日穿一件粗麻衣,勉強過冬。第二年春天,天氣晴朗,他就脫光衣服在太陽下曝曬,覺得十分舒服,由于沒有見過漂亮的皮衣和高大的房子,就對妻子說將把這取暖的辦法進獻給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