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二妙」的成語故事
晉代河東安邑人衛瓘知書達理,學識淵博。他曾經隨大將鄧艾、鐘會率軍攻打蜀國,深受晉武帝司馬炎的器重,被封為尚書令。他才藝出眾,與同署的尚書郎索靖都擅長草書,被當時人們稱為“一臺二妙”...
成語故事:尋根究底
劉姥姥到大觀園里走親戚,賈母與鳳姐留她住幾天,他們大擺酒宴,讓劉姥姥講一些鄉下的奇聞趣事。劉姥姥則信口開合講一個茗玉小姐17歲死后成仙,地方人們為她建廟。寶玉聽了想尋根究底弄個明白,打發家人茗煙去村上核實...
成語故事「天誅地滅」形容什么意思
從前某地縣令新上任為了向老百姓表明能夠秉公辦事、清正廉明,特地在縣衙門柱上寫一副對聯“得一文,天誅地滅;徇一情,男盜女娼?!睍r間久了他照樣受賄與徇私枉法。有人問他為何,他說是不得一文不徇一情,沒說二、三、四……...
與「亂世英雄」相似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年輕的曹操見到喬玄,喬玄說:“如今天下大亂,各路豪杰如猛虎爭斗,你是亂世英雄,安定時期的奸賊,遺憾的是我老了,見不到你富貴的時候了,只好把子孫托付給你,請多多關照了?!?..
「拔幟易幟」的成語故事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后,率領漢軍攻占了魏國和代國,接著又在張耳的協助下,帶了幾萬兵東下井陘,攻擊趙國。趙王和主將陳馀在井陘口聚集了二十萬大軍阻擋。 謀士李左軍建議陳馀拔給他三萬軍隊,從小路出發,出奇不意地截取漢軍的后勤裝備及糧食;而它的前...
「出淤泥而不染」的成語故事
北宋時期,理學開創者周敦頤定居到廬山蓮花峰下的濂溪邊著書立說,他著有《太極圖說》和《通書》,提出簡單而有系統的宇宙構成論。他認為菊花像人間的隱士,牡丹像人間的富貴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像人間的君子...
成語故事:以一當十
春秋時期齊人孫武受吳王闔閭的邀請來到吳國著書講學,一段時間后闔閭想見識孫武的真本事,孫武以宮女代替士兵演練給吳王看。吳王封他為上將軍。公元506年,孫武率三萬精兵攻打楚國,消滅20多萬楚軍,創造一個以一當十的戰例...
“一言九鼎”成語故事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自鄶以下」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春秋時期,吳國的公子季札自幼精通音樂,他訪問魯國時,魯國請他欣賞周代的樂舞。魯國的樂工演奏周王朝及各諸侯國的樂曲,對于各諸侯國的樂曲都有褒貶評論,但從演奏鄶國的《鄶風》以后,他就沒有再表示意見了...
「牛鬼蛇神」的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多才而短命的詩人李賀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例如“雄雞一唱天下白”、“黑云壓城城欲摧”等名句,至今被人傳誦,詩人杜牧還專門給他寫《李賀詩序》,評價他的詩為:“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