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dhpj"></form>

        “一來二去”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98
        賈母與李紈母子在一起聊天,賈寶玉提著蟈蟈籠進來,賈母指責他怎么不學習,同時夸獎賈蘭有出息,將來肯定會頂門壯戶。李紈想起賈珠來不住地流淚,見寶玉在就說要經常夸獎孩子,這樣一來二去,孩子就會有長進...

        成語故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137
        春秋時,晉國的公子夷吾求秦國幫他登上王位,并答應給五座城池。夷吾成為晉惠公后就違背諾言。后來秦國遇饑荒向晉國借糧,晉惠公也沒答應。大臣虢射對晉惠公說:“我們借糧也不能改善關系,就好比‘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與羊謀羞」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93
        傳說周朝有人特別喜歡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狐貍就傳警報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羊呼叫同伴一起藏到茂密的森林里去了。結果他沒有制成一件皮袍,沒有辦成羊肉祭祀宴會...

        成語“枯木逢春”的故事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66
        梁武帝時,諫議大夫韋恕被貶為駟馬監的判院。一天梁武帝的“照殿玉獅子”跑了,韋恕的手下沿著雪上的馬蹄印找到張果老的瓜園,韋恕帶全家去拜謝張果老。張果老看上韋恕的18歲的女兒,韋恕順從天意將女兒嫁給80多歲的張果老...

        比喻“滴水穿石”的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91
        宋朝崇陽縣令張乖崖為官清廉,鐵面無私。一次見縣衙管理鐵庫的庫吏從錢庫里偷了一文錢,張乖崖認為數量雖小但性質嚴重,必須嚴懲。該官吏不服,張乖崖判他死刑并在判決書上寫道:“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服服貼貼”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94
        蔣門神依仗張團練的勢力霸占施恩的酒店,施恩向武松報告蔣門神在快活林中搶奪他的酒店,稱王稱霸,求武松去幫忙討回酒店。武松十分氣憤,就隨施恩一起去快活林,痛打蔣門神,把蔣門神收拾得服服貼貼,乖乖將酒店退回給施恩...

        成語故事「設下圈套」形容什么意思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87
        從前壽春縣有一個斷案如神的縣令李崇,他經常設下圈套讓雙方當事人去鉆,從而使案件真相大白,例如讓人通知當事人孩子已死看他們的反應,從而讓失兒回到父母的身邊。喬裝打扮去識別逃犯等都是很好的例證...

        「中原逐鹿」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60
        晉朝時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中趙國國王石勒十分有才干,但自以為是,有一次他問大臣徐光他能與歷史上哪位皇帝相提并論。徐光答復為漢高祖劉邦。他笑道他只能做劉邦的部下,但與劉秀并驅于中原,相互較量,那就不知鹿死誰手了...

        描寫「晨鐘暮鼓」的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129
        洛陽附近龍門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長約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萬尊,藝術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內供奉的是盧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龍門奉先寺》描寫僧侶的晨鐘暮鼓生活:“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比喻“雄才大略”的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13日成語故事75
        西漢時期,經過文景之治,農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國家安定團結。漢武帝即位后,他罷黜百家之言,獨尊儒家文化,他廣泛收羅人才,興大學,好大喜功,不關心人們的疾苦。班固在《漢書》中評價:“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