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家書」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宋朝朱熹在《五朝名臣言行錄》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書生胡定安在泰山讀書,十年沒有回家,家人托人送信,他一看信上只有平安兩字,立即把它丟到山溝里,不再讀書跑回家去...
成語“悲歌易水”的典故“悲歌易水”成語故事
戰國末期,燕太子丹從秦國逃回,訪到義士荊軻與高漸離,請他們出面去刺殺秦王嬴政。一切準備就緒,太子丹率手下著白裝送他們到易水邊,高漸離擊筑,荊軻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一行人灑淚告別...
描寫「鷸蚌相持」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趙國準備攻打燕國,燕王派蘇代去趙國游說趙王不要戰爭,講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夾住一只鷸鳥的長嘴,雙方爭執不讓,最后被一個漁翁輕易擒住。如果燕趙發生戰爭,秦國就像漁翁那樣輕易吞并燕趙。趙王只好放棄戰爭的打算...
成語“躊躇滿志”的典故“躊躇滿志”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梁惠王問善于宰牛的廚師為什么他的一把刀能用二十年還跟新的一樣,廚師說當年學宰牛時躊躇滿志,不知如何下手,經過慢慢摸索逐漸了解了牛的身體結構,知道筋脈、肌肉等具體位置,將刀順著骨縫插進去,用力不多而且不廢刀...
關于“食無求飽”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后,在蔡國閑居,他們的生活十分拮據,經常是三月不知肉味,為此不得不用“君子食無求飽”來教育弟子跟他過苦行僧的生活...
「生生世世」成語故事
南朝宋齊時期,王敬則盡心竭力為齊高帝效勞,他奉齊高帝之命要宋順帝搬出宮廷,宋順帝不肯上車,流著眼淚說自己希望生生世世不要與帝王家有關系,萬般無奈地離開宮殿而宣布退位。齊高帝就取而代之建立了齊國...
成語故事“倚強凌弱”
春秋時期,孔子去勸說弟子柳下季的弟弟盜跖。盜跖是奴隸起義首領,擁有9000兵力??鬃酉M該沓欠Q王,不要再騷擾百姓。盜跖說以前人們耕種取食,紡織取衣,沒有加害之心,現在是憑借強大欺凌弱小的時代,不必再勸了...
「險阻艱難」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勵精圖治,使晉國日益強大,準備挑戰當時的霸主楚成王。公元前632年,晉文公親率大軍進攻曹、衛小國,楚成王派大將子玉前去救援曹,告誡子玉說重耳在外流亡19年,什么艱難險阻都經歷過,得小心對付...
「如獲石田」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春秋時期,魯國與齊國發生了戰爭,魯哀公請吳王夫差出兵支援,越王勾踐獲悉立即到吳國朝拜,送來許多禮物。伍子胥完全明白越王的用心,就向吳王勸諫不能出兵,打敗了齊國也只是如獲石田,越國才是吳國的心腹之患...
比喻“絕色佳人”的成語故事
漢朝中山李氏兄妹三人到京城長安發展,李延年進入皇宮樂府,他向漢武帝推薦他妹妹是絕色佳人,一見傾城,再顧傾國。漢武帝十分高興就召見李延年的妹妹并封她為夫人,生下昌邑王劉賀,漢武帝十分寵愛這個絕色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