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dhpj"></form>

        成語故事「蜂窠蟻穴」形容什么意思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103
        北宋開寶八年,趙匡胤率軍圍攻江南的金陵。當時北宋朝廷殿試的題目是《橋梁渡長江賦》、《習水戰詩》,江南也在科舉殿試,其題目為《王德惟親賦》、《談笑卻秦詩》。趙匡胤譏笑江南出文臣武將就不知中原有真主,趙普說江南只不過是蜂窠蟻穴而已...

        「白發郎官」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60
        西漢時期,漢武帝去巡視郎署,見到兩鬢斑白的郎官顏駟,就問他何時為郎官。顏駟說漢文帝時就當郎官了,漢武帝問他為什么老而不遇?他說:“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所以我至今還是一個郎官。”...

        「雄材大略」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80
        西漢時期,經過文景之治,農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國家安定團結。漢武帝即位后,他罷黜百家之言,獨尊儒家文化,他廣泛收羅人才,興大學,好大喜功,不關心人們的疾苦。班固在《漢書》中評價:“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

        成語“不欺地下”的典故“不欺地下”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82
        唐朝時期,史官吳競與劉知畿十分忠實歷史事實,撰寫《武后實錄》,對張昌宗引誘張說誣陷魏元忠作了合乎事實的記載。后來宰相張說要求吳競修改。吳競說:“劉知畿雖然故去,我不能讓他在九泉之下受到誣陷,我不能徇私舞弊去篡改歷史。”...

        描寫「以天下為己任」的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163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到排擠,只好帶領弟子周游列國,在衛國也沒得到衛靈公的重視,他努力推銷他的仁政,得不到當權者的認同,只好再次啟程,在去匡城的途中感慨自己以天下為己任,到了花甲之年還在奔波,沒有一個安身之所...

        「改弦更張」成語故事的俄語翻譯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57
        西漢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叫董仲舒,廣州(今河北棗強東)人。他學習非常用功,整天埋頭在書房里學習,書房附近的園圃,兩三年都顧不上看一看。后來,他專治《春秋公羊傳》,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膠西王相。   當時,漢武帝劉徹舉賢良文學之...

        「馬到成功」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76
        唐朝時期,繹州龍門大黃莊農民薛仁貴,自幼喜歡武術,到20歲時已學成十八般武藝。他一心想投軍報國,父母擔心他并勸阻他。他對父母說:“今當國家用人之際,要掃除夷虎,肅靖邊疆,憑你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

        「囊括四?!钩烧Z故事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95
        秦始皇統一天下,讓人們議論紛紛。漢代賈誼專門寫《過秦論》分析秦為什么能統一天下,秦孝公雄心勃勃,支持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原文如下:“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關于“佛頭著糞”的成語故事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99
        唐穆宗時期,崔群游覽湖南東寺,見鳥雀在佛像頭上拉屎,就對住持說鳥雀沒有佛性,對佛大不敬,住持說鳥雀有佛性,它們選擇在佛頭上拉屎,是因為佛性慈善,容忍眾生,對外物從不計較,鳥雀也明白這點...

        成語故事:不念舊惡

        2024年11月09日成語故事79
        東漢末年,曹操為了大業,不計私怨,不念舊惡,受到眾將的擁護。例如董卓的部將張繡背叛曹操并殺死曹操的長子曹昂,去投降劉表。三年后張繡投降曹操,曹操并沒殺他,而給他封了侯。像這樣的例子有魏鐘、臧霸、孫觀、吳敬等人...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