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一統天下”的成語故事
“一統天下”的成語故事:
成語“一統天下”詞條資料:
錯字糾正:統,不能寫作“琉”。近義詞:獨立王國
反義詞:四分五裂、一盤散沙
成語注音:一 ㄊㄨㄥˇ ㄊ一ㄢ ㄒ一ㄚˋ
成語出處:《公羊傳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庇郑峨[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讀音:yī tǒng tiān xià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用法:一統天下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解釋:原指統一的國家。現常指某一地區或某一機關單位不貫徹上級意圖而形成的獨立王國;也可泛指少數人霸占的某一領域。
讀音糾正:統,不能讀作“tōnɡ”。
造句: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簡拼:YTTX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