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的成語「各從其志」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各從其志”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關于從的成語、“道不同,不相為謀”出自哪里?、翻譯“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其什么其什么的成語、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什么意思、“志不同,不相為謀”的下一句是什么?、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各從其志”的詞條資料
2:關于從的成語
3:“道不同,不相為謀”出自哪里?
4:翻譯“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5:其什么其什么的成語
6: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什么意思
7:“志不同,不相為謀”的下一句是什么?
成語“各從其志”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gè cóng qí zhì
成語簡拼:GCQZ
成語注音:ㄍㄜˋ ㄘㄨㄥˊ ㄑ一ˊ ㄓ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各行其志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惫娉烧Z網:www.5dyx.cn
成語解釋:從:聽任;志:志向。各人執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成語用法:各從其志動賓式;作謂語;指各人依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成語造句:如以實權為難舍,以虛號為可娛,則解釋法律,正復多端,亦各從其志而已。(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三十五回)
英文翻譯:Each does what he thinks is right.
成語“各從其志”的擴展資料
1. 關于從的成語礙難從命 礙:妨礙;從:聽從。由于有所妨礙,難以遵從命令或吩咐 便宜從事 便宜:方便合適。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 百依百從 百:比喻很多;依:順從;從:跟從。什么都依從。形容一味順從 悲從中來 中:內心。指悲傷的感情從內心發出來 從長計議 用較長的時間慎重考慮、仔細商量;或不急于作出決定,慢慢想辦法解決 從惡如崩 指為惡如山崩那樣容易 從諫如流 聽從直言規勸,像水從高處流下一樣順暢。形容樂意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 從容自如 不慌不忙,得心應手 從容自若 沉著鎮靜,神態自若 從善如登 指為善如登山那樣不易,比喻學好很難 從頭徹尾 自始至終 從頭至尾 由開頭到末尾,指事情發展的全過程 改惡從善 改去壞的、錯誤的,向好的、正確的方向轉化 軍法從事 按照軍法嚴辦 比類從事 比:比照。其它類似的情況按照這種精神辦理。 病從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 草率從事 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就處理了。形容辦事不認真。 從惡是崩 學壞象高山崩塌一樣迅速。比喻學壞很容易。 從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行為?,F多比喻冒險救人。 從寬發落 發落:處分,處置。指處罰從寬,輕予放過。 從令如流 從令:服從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絕對服從命令。 從容不迫 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從容就義 就義:為正義而死。無所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從容應對 從容:舒緩,悠然。不慌不忙地應付答對。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從善如流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從天而降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從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從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從一而終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從中漁利 漁:勞取。漁利:乘機謀取不正當的益。人當中撈取好處。 從中作梗 在事情進行中,設置障礙,故意為難。 惡惡從短 比喻對人所做的壞事,不十分苛責。 風從虎,云從龍 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恭敬不如從命 客套話。多用在對方對自己客氣,雖不敢當,但不好違命。 各從其志 從:聽任;志:志向。各人執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合從連衡 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 何去何從 去:離開;從:跟隨。離開哪兒,走向哪兒。多指在重大問題上選擇什么方向。 雞尸牛從 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禍從口出 災禍從口里產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 禍從天降 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災禍。 家道從容 指家庭生活條件充裕。 降心相從 降低自己去遵從別人。 力不從心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配享從汜 舊時以孔子門徒及某些所謂“名儒”附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稱配享從汜。 輕車簡從 行裝簡單,跟隨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青州從事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東東部;從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稱。 三從四德 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之一。 三占從二 三個人一同算卦,聽從其中兩個人的意見。比喻聽從多數人的意見。 舍己從人 舍:棄;從: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 善善從長 善善:褒揚美德;從長:源遠流長的意思。原指褒揚美德,源遠流長。后用來比喻吸取別人的長處。 投筆從戎 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天從人愿 上天順從人的意愿。指事物的發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唯命是從 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 文從字順 從:服從,順從;順:通順。指文章通順。 枵腹從公 枵腹:空腹,肚饑。指餓著肚子辦公家的事。形容一心為公。 無所適從 適:歸向;從:跟從。不知聽從哪一個好。指不知怎么辦才好。 喜從天降 喜事從天上掉下來。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言聽計從 聽:聽從。什么話都聽從,什么主意都。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 擇善而從 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云合景從 如云聚合,如影隨形。比喻隨從者之多。 草偃風從 見“風行草偃”。 從壁上觀 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從長計較 猶言從長計議。 從長商議 猶言從長計議。 從惡若崩 見“從惡如崩”。 從風而服 從:順從;服:服從。象順風倒下一樣就迅速服從了。 從風而靡 ①謂如風之吹草,草隨風傾倒。比喻強弱懸殊,弱者不堪一擊,即告瓦解。②謂如風之吹草,草隨風傾倒。比喻仿效、風行之迅速。 從流忘反 謂習從流俗而不可扭轉。 從輕發落 發落:處分,處置。指處罰從寬,輕予放過。 從善若流 見“從善如流”。 從俗浮沉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從俗就簡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從頭到尾 見“從頭至尾”。 風行草從 見“風行草偃”。 鳧鶴從方 指野鴨和鶴各從其所的品類。比喻順其自然行事。 改行從善 見“改行為善”。 革舊從新 同“革故鼎新”。 過從甚密 過從:交往,來往。相互往來很多,關系密切。 橫從穿貫 謂融會貫通。 禍從口生 指言語不慎招致災禍 急處從寬 在緊急情況下并不緊張。 計合謀從 謂計謀合乎君上之意而被。 肩從齒序 并肩相從,依年齒以序長幼。謂僚友交游。 堅執不從 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潔己從公 見“潔己奉公”。 靡然從風 同“靡然向風”。 靡所適從 不知何所依從。 名從主人 事物以主人所稱之名為名。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棄筆從戎 猶投筆從戎。謂文人棄文就武。 棄惡從善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棄偽從真 丟棄虛偽而追從真理。 棄邪從正 謂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輕車減從 見“輕車簡從”。 輕騎簡從 指出門時行裝簡單,跟隨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輕騎減從 見“輕騎減從”。 輕裝簡從 行裝簡便,隨從人少。 省煩從簡 省去煩雜的手續而采取簡單的方法。 識變從宜 謂認識事物的變化,靈活地處理問題。 順天從人 見“順天應人”。 天從人原 謂事情的發展恰如所望。 同類相從 謂物之同類者互相依從。 偷合茍從 亦作“偷合取容”。謂茍且迎合以取悅于人。 退食從容 謂官吏品行節儉正直,儀容從容自得,可為楷模。語本《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编嵭{:“退食,謂減膳也。自,從也。從于公,謂正直順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節儉而順心志定,故可自得也。”朱熹集傳:“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 惟命是從 猶言惟命是聽。 無從置喙 沒有話可說,沒有可插嘴的。 響和景從 見“響答影隨”。 行不從徑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為學走捷徑。 言出禍從 話剛出口,禍患就降臨頭上。 言從計納 講的話、出的主意,都聽從。 言從計聽 見“言聽計從”。 言從計行 見“言行計從”。 言聽行從 謂說話、做事有人聽從。形容威望很高。 言行計從 同“言聽計從”。 以類相從 謂按其類別各相歸。 應天從人 應:順,順應。上順天命,下適應民意。舊常用作頌揚建立新的朝代。亦作“應天從民”、“應天從物”。 云集景從 如云聚合,如影隨形。比喻聲勢浩大,響應迅速。語出漢賈誼《過秦論》:“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杖履相從 指追隨左右。 枝附葉從 枝葉附從于樹干。比喻依附的部。 枝附影從 枝條附著樹干,影子隨從形體。比喻追隨模訪。 執意不從 執:堅持。從:依從。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依從他人。 字順文從 用詞行文自然妥貼,表達清楚。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 【出處】《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解釋】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示例】 【故事】 改過從善 〖解釋〗改正錯誤,決心向善。指去惡就善。同“改過遷善”。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解釋〗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后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 面從腹誹 〖解釋〗誹:毀謗。表面順從,心里不以為然。 任從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解釋〗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阿諛曲從 阿諛: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討好別人 笑罵從汝本內容來自www.5dyx.cn
2. “道不同,不相為謀”出自哪里?
先秦·孔子《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闭Z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耶?”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一為“君子亦有意見行跡之不同,然同于道則可相與謀。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于相謀矣?!币粸椤暗乐感g業,如射與御,各精其重,不相為謀也?!保ā墩撜Z新解》)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3. 翻譯“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孔子說:’人們由于本心本意不同,故而不與心意不同的人相處.這也就是人各有其志罷了!’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4. 其什么其什么的成語
『包含有“其”字的成語』
“其”字開頭的成語:(共9則) [q] 其道亡繇 其道無由 其樂不窮 其樂無窮 其貌不揚 其勢洶洶 其味無窮 其應如響 其應若響
第二個字是“其”的成語:(共50則) [b] 畢其功于一役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c] 乘其不備 出其不備 出其不意 乘其不意 出其不虞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償其大欲 [d] 蹈其覆轍 得其三昧 得其所哉 奪其談經 [e] 阿其所好 [f]反其道而行之 [g] 攻其不備 攻其無備 攻其一點,不及其余 [h] 何其毒也 悔其少作 何其相似乃爾 [j] 絕其本根 擊其不意 盡其所長 見其一未見其二 [k] 匡其不逮 [q] 闃其無人 棄其馀魚 [r] 任其自流 任其自然 [s] 繩其祖武 [t] 投其所好 聽其言而觀其行 聽其自流 聽其自然 [w]望其肩項 無其倫比 無其奈何 忘其所以 望其項背 [y] 掩其不備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掩其無備 [z] 知其不可而為之 終其天年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三個字是“其”的成語:(共152則) [b] 不安其室 不得其死 不得其所 不乏其人 不改其樂 不計其數 不堪其憂 不勝其煩 不勝其苦 不勝其任 不厭其煩 不厭其繁 不厭其詳 兵在其頸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知其詳 [c] 瞠乎其后 瞠呼其后 廁身其間 廁足其間 [d] 洞察其奸 獨善其身 獨行其道 獨行其是 大張其詞 洞燭其奸 [e] 二三其德 二三其意 [f]吠非其主 反治其身 [g] 果不其然 各從其志 各得其所 各得其宜 恭逢其盛 躬逢其盛 鬼瞰其室 過甚其詞 過甚其辭 故甚其詞 各司其事 各為其主 各行其是 高下其手 各行其志 [h] 懷璧其罪 會逢其適 含糊其詞 含糊其辭 [j] 將順其美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金玉其質 [k] 夸大其詞 夸大其辭 夸夸其談 [l] 兩全其美 樂在其中 [m] 彌縫其闕 名符其實 名副其實 名過其實 莫名其妙 莫明其妙 馬牛其風 勉為其難 [n] 擬非其倫 儗非其倫 難乎其難 躡足其間 [q] 曲盡其妙 親臨其境 恰如其分 秦失其鹿 [r] 人百其身 人盡其才 如無其事 若無其事 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日月其除 [s] 適當其沖 首當其沖 適得其反 身當其境 適當其時 死得其所 適逢其會 適逢其時 思歸其雌 三過其門而不入 神乎其技 神乎其神 適居其反 三緘其口 世濟其美 身歷其境 身臨其境 適如其分 閃爍其詞 閃爍其辭 舍我其誰 上下其手 歲聿其莫 慎重其事 [t] 天奪其魄 談過其實 天假其年 突如其來 泰山其頹 徒有其名 天誘其衷 [w] 無出其右 文過其實 微乎其微 忘乎其形 物盡其用 文如其人 五世其昌 物傷其類 文似其人 [x] 虛有其表 心知其意 [y] 一反其道 言過其實 儼乎其然 以售其奸 言提其耳 隱約其詞 隱約其辭 允執其中 [z] 再不其然 張大其詞 張大其辭 自得其樂 張大其事 張皇其事 自取其禍 自取其咎 哲人其萎 自食其惡果 自食其果 自食其力 自食其言 支吾其詞 坐享其成 坐享其功 自行其是 自圓其說 鄭重其辭 杼柚其空 鄭重其事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其”字結尾的成語:無
“其”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共23則) [a] 愛之欲其生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b] 百思不得其解 [c]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d]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e]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狗彘不食其余 狗豬不食其余 [p]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r]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s]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w] 萬變不離其宗 無所不盡其極 無所不用其極 無所施其伎 無所施其技 [x]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摘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5. 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什么意思
這其實是孔子說的。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孔子說:“志向不同,不在一起共事?!币彩侵父魅税凑兆约旱闹鞠蛐惺?。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6. “志不同,不相為謀”的下一句是什么?
“志不同,不相為謀”的下一句是“亦各從其志也?!?br>出處: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br>翻譯: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指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可是有一點,思想目的不同,沒有辦法共同相謀。但并沒有說一定要排斥。沒有辦法互相討論計劃一件事,只好各走各的路。
擴展資料:
“志不同,不相為謀”講述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并不容易,觀念差異大的人則更難。貪婪的人怎么也無法理解有些人視錢財如浮云,勢利的人怎么也不會相信有些人對待別人可以做到一視同仁。
如果有人的言行跟自己內心的標準不一致,則認為他人是裝腔作勢,虛偽透頂,這實在是自以為是;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則能共行,知心則能互信。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論語·衛靈公》摘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