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多言”的成語「多言數窮」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多言數窮”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如何理解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以及它的讀音、道德經原文 多聞數窮 多言數窮、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的中是什么意思、老子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含義是什么?、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多言數窮”的詞條資料
2:如何理解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以及它的讀音
3:道德經原文 多聞數窮 多言數窮
4: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的中是什么意思
5:老子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含義是什么?
成語“多言數窮”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DYSQ
成語注音:ㄉㄨㄛ 一ㄢˊ ㄕㄨㄛˋ ㄑㄩㄥ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老子》:“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公益成語:www.5dyx.cn
成語解釋: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時。
成語用法:多言數窮作謂語、定語;用于說話。
成語“多言數窮”的擴展資料
1. 如何理解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以及它的讀音多言數窮,不如守中。ō yán shuò qióng ,bú rú shǒu zhōng 出自今本《道德經》第五章。意思是: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里·望
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2. 道德經原文 多聞數窮 多言數窮
多言數窮,是傳世本的本。民間流傳的本基本上都是這么寫的。而“多聞數窮”是1973年馬王堆出土了漢初老子甲乙本,當中2個本的老子,內容均為“多聞數窮”。但是也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原文。很可能應該取“多聞數窮”,因為年代很早,而又有2個本一起佐證。
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3.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的中是什么意思
一、解答:話說多了就會影響、限制和羈絆自己的行動。政令繁多反而更加讓人困惑,難以施行。不如虛靜。二、拓展:1、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2、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圣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4. 老子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含義是什么?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出自今本《道德經》第五章。意思是: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里. 因此,“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是教誨我們,從心上來講,要修養誠敬謙和的仁德。誠是真誠,敬是恭敬。內心有真誠,外面言行都表現得恭敬,敬人、敬事、敬物。自己能夠謙卑,必定能夠跟人和諧相處,這是仁德。有這種誠敬謙和的仁德,自然他就能夠敏于事而慎于言。不用人教,不用刻意,他言語自然就會謹慎。所以這句話實際上是從事上來教我們存養仁心?!墩撜Z[2]》里有一段是“司馬牛問仁”.司馬牛是宋國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兄長叫司馬桓,這個人不仁。為什么?他想謀反,想把國君(當時是宋景公)謀害了,自己可以當王。司馬牛他跟他的哥哥相反,他是一個很有仁德的人,他不愿意參與到他哥哥謀反的計劃當中。因為弒君篡位這是天下人皆得以誅之,會招來滅族之禍的。所以當時司馬牛也非常地憂慮,憂國憂兄,他是進退兩難。這個時候更需要慎言,說話稍不謹慎,可能會有難以挽回的過失。說到底,還是一個智慧的問題,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這個分寸的把握也要憑智慧。智慧從哪來?心地清凈就有智慧了。人為什么沒有智慧?多半因為有私情。私是自私自利,情就是感情用事?!洞髮W》里面講的,“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就是讓我們心正,要放下私情。所以《道德經》上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敝v話,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尤其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沒有經過再三的思考就說話,那這后果可能是很可怕的.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