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dhpj"></form>

        成語故事:司馬稱好

        2023年04月07日成語故事169

        “司馬稱好”的成語故事:

        漢朝時期,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短處,與人說話時,從來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一個同鄉來問他安否,他回答好。有一個說自己的兒子死了,他也說大好。妻子罵他缺德,別人死了兒子為什么還要說好,司馬徽說:“你的話也太好了。”


        三國演義中司馬徽的綽號
        司馬徽(歷史人物)——水鏡先生
        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
        司馬徽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
        人物生平
        桑下之論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論世、鑒別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司馬徽像
        南郡人龐統聽說司馬德操住在穎川,所以走了兩千里路去拜訪他。到了穎川,正遇上司馬徽正在采桑葉,龐統便在車里對司馬徽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就應該地位非常顯赫,哪有壓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絲婦女的事!”德操說:“您暫且下車。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卻不擔心迷路。從前伯成寧愿耕作,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耀;原憲寧愿住在以桑木為門軸的簡陋屋舍里,也不愿住官邸。哪有住在豪華的房屋里,外出騎肥壯的馬,左右要有十幾個侍女侍候,才算是與眾不同的道理呢?這正是隱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嘆的來由。雖然有呂不韋的爵位,齊景公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龐統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叩擊一下聲音洪亮的鐘鼓,那就不知道它的聲音之響?!彼抉R徽與龐統相互交談,不分晝夜。談論后,司馬徽對龐統十分驚異,并稱龐統是南州名士之首,使龐統漸漸為他人所知。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荊州牧劉表設立學校、學官,廣泛尋求精通儒家學說的人。 司馬徽客居荊州襄陽。
        司馬徽博學多識,精通經學,在荊州時與漢末大儒宋忠齊名。荊州南陽人劉廙、襄陽人向朗就曾經是司馬徽的學生; 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為益州只流行今文經學,特意來荊州從司馬徽、宋忠學習古文經學。
        司馬徽知道劉表心胸狹隘,一定會謀害善者,所以緘口不言,不談論時勢。 有人對劉表說:“司馬德操是奇士,但沒有遇上知己?!焙髞?,劉表親自去拜訪司馬徽,并說:“人們所說的都是虛妄不實的話,這人只是一個小書生而已,他的見識和普通人一樣。
        舉薦俊杰
        司馬徽與荊州名士龐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陽的徐庶、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等人均有交往,關系甚密。司馬徽視龐德公為兄長,被龐德公稱為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司馬稱好的出 處
        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徐子光集注:“(后漢司馬徽)口不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br>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隱士叫司馬徽‘’
        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
        司馬徽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
        中文名
        司馬徽
        別名
        司馬德操、水鏡、好好先生
        國籍
        東漢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
        逝世日期
        208年
        職業
        學者、名士
        主要成就
        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
        典故
        司馬稱好
        身世
        殷王王室后代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古代出名的司馬氏有誰
        司馬颙
        司馬颙(?―306年),字文載,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宣帝司馬懿三弟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孫,太原烈王司馬瑰之子[1],晉武帝司馬炎的堂兄弟,西晉宗室、八王之亂中的八王之一。司馬颙初封父爵,咸
        寧三年(277年),改封河間王。少年時有名聲,輕錢財厚待賢士。晉武帝贊嘆其為藩王的表率。趙王司馬倫篡位時,響應齊王司馬冏起兵,因功授任侍中、太尉,加三錫之禮。永寧二年(302年),李含假稱受帝密詔說服司馬颙討伐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任太宰、大都督、雍州牧。后又廢太子司馬覃,立成都王司馬穎為皇太弟。永興三年(306年),東海王司馬越率義軍討伐司馬颙,司馬颙接連挫敗,義軍逐占據關中,司馬颙保守孤城。同年,司馬越以詔書征召司馬颙入朝任司徒之職,司馬越之弟南陽王司馬模派將軍梁臣將司馬颙掐死,他的三個兒子也一同被殺。
        司馬卬
        司馬卬(?-公元前205年),項羽所封十八諸侯王之一,為殷王。司馬卬本是趙國將軍,巨鹿之戰后隨項羽入關。滅秦后,項羽分魏國地為西魏、殷兩國,封司馬卬為殷王,建都朝歌。漢二年(前205年)三月,漢王劉邦
        進兵楚地,司馬卬投降漢王劉邦,其地成為河內郡。四月,彭城之戰,項羽率三萬精兵大敗劉邦及五諸侯聯軍56萬人,司馬卬被楚軍所殺。
        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陜州夏縣
        司馬光
        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典故傳世有:司馬光砸缸。
        司馬炎
        司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晉朝開國皇帝,謚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
        司馬炎
        ,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于265年5月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8月司馬昭過世之后,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并使其掌握兵,以補曹魏由于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后被臣所篡的前車之鑒;同時于268年頒布泰始律令,并于279年命賈充、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司馬稱好的介紹
        【釋 義】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司馬稱好又弱一個一來一去瘦羊博士這些是成語嗎?
        這些都不是成語!一來二去yī lái èr qù[釋義] 指一回又一回,經過一段時間。表示逐漸的意思。[語出]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8回:“一來二去,眼大心肥,那里還能夠有長進呢?”[用法] 聯合式;作狀語;表示逐漸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司馬稱好的故事
        漢朝時期,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短處,與人說話時,從來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一個同鄉來問他安否,他回答好。有一個說自己的兒子死了,他也說大好。妻子罵他缺德,別人死了兒子為什么還要說好,司馬徽說:“你的話也太好了?!?br>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司馬稱好”擴展: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讀音:sī mǎ chēng hǎo
        成語簡拼:SMCH
        成語出處: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毙熳庸饧ⅲ骸埃ê鬂h司馬徽)口不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用法:司馬稱好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成語解釋: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徐子光集注:“(后漢司馬徽)口不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焙笠蛞杂髦咐虾萌耸欠遣环郑吕聿?br>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注音:ㄙ ㄇㄚˇ ㄔㄥ ㄏㄠˇ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5dyx.cn/post/30810.html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